来源:人气:526更新:2024-10-16 03:10:25
《刺马》改编自满清四大奇案之首“刺马案”(其余三案分别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、名伶杨月楼案、太原奇案),1973年上映,张彻导演作品,狄龙、姜大卫主演。
同时期,邵氏武侠片大多以“复仇”为主要元素,颇显单调,而这部《刺马》,在剧作结构上元素丰富,故事性颇强,可谓是“独树一帜”,很大原因在于,“刺马案”这一故事文本就非常经典,可供发挥的空间巨大,更何况编剧是奇才倪匡。
关于“刺马案”,有众多版本,有人说,背后涉及“慈禧与曾国藩的权斗”,有人说,这是一桩“桃色事件”:大哥勾引二嫂,诱杀二哥,三弟怒刺大哥。
张彻版《刺马》便是以“桃色事件”为蓝本改编。2007年,陈可辛拍摄《投名状》,原著故事也来自于“刺马案”,主体故事也以“桃色事件”为主,只是掺杂了更多权斗戏份,剧作更为复杂。
张彻版《刺马》,毕竟是51年前的作品,论制作之精良,自然不及《投名状》,但胜在,简单、直接、纯粹,故事起承转合直接,没有旁支缠绕,人物行动简单直接,爱憎分明。
《刺马》故事情节虽然简单,但故事文学性极强,每个人物,背后可挖掘的东西甚多。
故事背景设置于清末乱世,狄龙饰演马新贻,中举之后,游历江湖,结识了两位剪径小贼,陈观泰饰演的黄纵与姜大卫饰演的张汶祥。
马新贻武功高强,志向高远,以“封侯拜相”为理想。其男子汉气概不仅折服了黄纵与张汶祥,还引得黄纵妻子米兰爱慕。为锻炼武艺,马新贻与张汶祥等人占山为王,操练了一支山贼部队。不久后,马新贻上京赶考,顺利做官,因深得曾国藩赏识,官运畅通。打太平天国,马新贻召回黄纵、张汶祥等人的山贼部队,为其冲锋陷阵。
三人无往不胜,在黄纵、张汶祥帮助下,马新贻升任两广总督。而此时,他再也无法抑制对二妹米兰的爱,一为独占米兰,二为官场地位(如果通奸之事暴露,对手可能以此为由,将其从权力神坛拉下来),马新贻设计暗杀黄纵。张汶祥得知真相,埋伏于校场旗斗之中,暗杀马新贻。
彼时,狄龙与姜大卫正值年轻,20多岁的年纪。狄龙剑眉星目,高大威猛,发量绵密。姜大卫身形纤瘦,浑身散发着邪魅与灵动。如果你喜欢俊男,致力于研究“性张力”的形成,悲剧的诞生,这部戏千万别错过,毕竟,张彻武侠有一宝,“俊男赤膊上身惨死”。
马新贻这个角色的确适合狄龙,能令女人越过道德禁区,难以把持,又令男人敬服,肝脑涂地,70年代的香港,除了狄龙还有谁呢。
看过不少狄龙、姜大卫合作的电影,私以为,这是狄龙为数不多能够压制姜大卫光芒的电影,当然,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马新贻这个角色自身太有魅力,亦正亦邪,情感复杂,狄龙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形象: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,到中年时的沉稳老辣;在道德与感情困境之中的压抑、逃避,直至爆发。
《刺马》,可谓是狄龙的独角戏,但张彻对姜大卫还是偏爱,全篇以张汶祥的回忆为视角,姜大卫戏份颇多。
狄龙和姜大卫,有点儿像刘德华和梁朝伟。狄龙一板一眼,缺乏变通,而姜大卫总是能赋予角色不一样的灵动气质。关于狄龙的“死板”,王晶讲过一件趣事,当年,狄龙与周润发拍《英雄本色》,周润发轧戏,狄龙劝诫周润发拍电影要专心,周润发打趣道,龙哥,没办法,我出来捞啊。后来,周润发凭《英雄本色》获金像奖最佳男主角。演戏,可能有时候真需要点儿松弛感。
《刺马》还有一亮点,除了男人之间的义气,张彻还难得给予了女性角色诸多镜头,不再是碍事的花瓶。
二嫂米兰,出场时,是灵动少女,潇洒恣意;偷偷仰慕马新贻时,是满眼桃花的含羞少女;与马新贻偷情之后,她再也没有笑过,压在她身上的,是道德的枷锁,情欲的牢笼。
明线上,她是“刺马案”的直接导火索,暗线上,她也是“刺马案”的受害者,自始至终,没有人真正在意她的追求与感受。祸源不应简单指向女人,原因是多元的。没想到,热衷于拍“俊男赤膊惨死”的张彻,对女性境遇的体察,也如此细微。
最后,说两件《刺马》戏外的事情。
当年,吴宇森是《刺马》的副导演,在片场,他突然大哭,多年后,他拍了一部《喋血街头》,故事原型也脱胎于《刺马》。
1992年,张彻拍《刺马》电视剧,马新贻变成了姜大卫。
©夜莺影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