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娜,不妨再丢人一点

来源:人气:345更新:2024-10-16 02:17:03

《浪姐4》可能是谢娜的渡劫之旅,从一公到现在争议就没断过。

此前的台风争议(被嘲舞台油腻)才刚淡去。

图片

到了四公选歌,又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
节目中,每队被要求派出一人,合作完成Vocal舞台。Ella队派的是龚琳娜,Amber队派的是小美,都是实力唱将。而谢娜队大家期待的应该是A-Lin,这样会比较势均力敌。

结果谢娜毛遂自荐,说要“挑战自己”。

在路人看来,这就是不顾大局的乱出风头。

图片

图片

《向往7》里赖声川听说这事儿时的反应就很演我——

图片

俗话讲得好,这唱歌的技术啊,隔行如隔山。

这场自我挑战最终并没有出现奇迹,《她她她》舞台被网友调侃为《她她塌》《她她哈》。

谢娜唱歌只有感情,没有技巧,越真诚越诡异。

图片

其实这类争议,一直存在于谢娜身上——

有时你觉得她自我中心到不顾他人感受。

当她努力正经时,往往越招来非议和骂声。而她得到掌声和欢呼,往往又是最不正经的时候。

想来也是神奇。

在“发疯”正成为时代情绪的时候,谢娜似乎反而被“疯”困住了。

新一季《向往的生活》,在赖声川做饭时,谢娜突然提议:

赖老师,你做饭,我给你跳个舞哈~

然后她直接在逼仄又忙碌的厨房翩翩起舞,后期很懂,给她补上灯光减轻突兀感。

这种毫无负担、不看场合的人来疯状态,是大众眼里最典型的谢娜形象——

主持人通常的作用应该是“控场”,可她好像连自己都控制不住。

“疯癫”“不正常”是谢娜的标签,也一度是她的招牌。

图片

谢娜经典角色“火锅美女”

她一定非常享受闪耀在人群中心的快感,才会常常在受瞩目时愈发来劲儿。

这本是一种很好的喜剧精神,她会把逗笑观众当作使命。后来的《百变大咖秀》就更适合她的特质了。

在这个彻底解放天性的世界里,谢娜笑场、尬笑、抢镜头等都无可厚非,还能成为笑点的一部分。

这无疑是最利于她扬长避短的舞台。

图片

但,《浪姐》不同于喜剧综艺舞台。这里要比资历、比情商、比人情世故,活脱脱一出现实社会缩影。

野蛮生长的谢娜,在这里就水土不服了。

不妨对比下新晋喜剧人秋瓷炫,她很懂分寸,综艺感也收放自如。节目中多数时间都在作隐身状,可被推上台后又大大方方,十足卖力。

完美复刻Ella的丑动作后,还得做一个给后面的人模仿。

于是她发挥自己腿脚不灵,跳舞像下地干活的特长,来了一出大家最想看到的“工地芭蕾”,身体像没了油的机器零件般机械。

图片

图片

秋瓷炫也知道大家想看什么,时常给一个品如的眼神,满足期待。

图片

在《浪姐》这种处处讲究分寸、界限的社交场,秋瓷炫属于是游刃有余的。

而谢娜,则是那个不时要惹出非议的。

明明身上已经背着“芒选皇族”的形象,她非但不懂避嫌,还常常强出头。

就像开头提到的《她她她》事件,作为队长,她本有义务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,彰显公平和大局观,可她身上并没有体现出利他精神。

这就难怪人们会有一种不良观感:在一个讲究合作的社交场,她在用“特权”抢功,还没有人反对她。

品品大家听到是谢娜代表队内出战时的表情——

图片

图片

大家对这种行为都很惊讶。

可仔细一想,当这事放在谢娜身上,就没什么好惊讶的了。

因为谢娜一直就是这个样子。

她始终表演欲旺盛、享受视线焦点。

还记得“火锅美女”那一期,何炅cue嘉宾跳辣舞,嘉宾已经跃跃欲试了,谢娜却好像还沉浸在刚才的热烈氛围中,继续摘墨镜、扔帽子,一个接一个地抖包袱。

图片

作为主持人,这显然是喧宾夺主。

但彼时芒果台似乎有意惯着她的鲁莽,因为在当时她的综艺效果哪怕放诸全国也是独一份的。哪怕是一直在旁边按着她的何炅,也只起到救场的作用,而并不压制她的天性。

于是,这种只能放不能收的毛病基本延续了谢娜的整个事业生涯。她总是任凭本能横冲直撞,不懂规则、没有约束,醉心于自我表现,而缺乏自控力。

可见,“失控”不光是她的特异性所在,甚至曾是她的最大卖点。

可能有人要问了,是不是谢娜学会控制就能路人缘翻盘?

比较遗憾的是,从她这基本已经过半的职业生涯来看,被嘲多年仍然死性不改,估计这辈子学会收放自如是不太可能的了。

更遗憾的是,谢娜连“失控”都做不好

她真正的困境其实是已经失控了,又没办法完全尽失——

图片

这就要聊到喜剧的残酷之处了。

为啥?

谢娜最大的标签或者说大众定位,就是喜剧人。

要照出谢娜的问题,咱们得借一位喜剧大咖来当个镜子:

陈佩斯拍戏时曾赤脚在满是蒺藜的地面奔跑,被扎得十分痛苦,因此跑得七扭八歪,观众却笑得前仰后合。

图片

那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,喜剧的笑是一件不道德的事。

你要蠢、要丑、要笨,还要因为笨惹了一身麻烦,被伤害,被凌虐,呈现一副低于观众的样子,观众才会畅快发笑。

这笑声里,有因对比而升的优越感,有幸灾乐祸。

图片

这样的笑若放在生活里是没有人情味的,却完全符合人的劣根性。

而当一个喜剧演员意识到这一点,也有表演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。

什么时候可以进入下一重境界?

意识到痛苦只是喜剧演员的装扮,一个正常人主动装扮角色的痛苦,赢得观众的笑,是一种智慧的行为。

人类先学会这种智慧,才有了笑声,也才有了喜剧。

图片

从这个角度观察谢娜,会发现她身上的争议,必然会发生,都在意料之中。

因为不管有多少种身份,如何努力转型,她留给大众最深刻的印象一直都是谐星

可在这一定位里,她没办法达到全身心装扮痛苦的境界,而是始终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。

她对卖丑是有筛选的。有的她能接受,有的她不能接受。

每每整活卖笑时,相信许多人都从她身上获得一种观感:得意洋洋。

图片

经常是别人还没笑,就先把自己逗笑了,深深被自己的“幽默”打动。或者用粤语里“得戚”这词更精准,就是一种很是自满的炫耀状态。

这状态就不对劲了。

把喜剧精神执行到底的人,会把自己的整个形象献给舞台,优先服务于观众。

谢娜却优先服务于自己。

她大概只愿叫人看到一部分,即她自己能接受展示的那部分,甚至仅仅为自己获益、不管观众感受的部分。

了解谢娜的应该都知道她曾三去三留《快本》,成名之路很是艰辛、波折。

最初《快本》根本轮不到谢娜上场,需要搞笑时才轮到她。

谢娜就常以丑角的身份,被拖出去,身子擦在地板上。

一个合格主持人应具备的机敏、学识、阅历、控场能力,以及蔡康永说的把自己放小的能力。

谢娜都不具备,她要把自我放到最大。

本来主持领域门槛是极高的,谢娜等于是硬生生凿开了一条自己的路。就像何炅所说:

活泼的女孩子有,搞怪的女孩子有,幽默的女孩子有,但像谢娜这种做到极致的,她是独一份。

何老师是懂说话的艺术的,这份“极致”,值得细品。

那时她“扮丑”也好,“装疯卖傻”也好,不论长辈多不喜欢,依然有一批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看她表演。而不论观众或她,也都能毫无负担地寄情于笑。

但后来,二者都有了包袱。

记得《快本》有段时间常诉说谢娜因扮丑,而内心受伤的事。‍‍

之所以对这段往事印象深刻,是那个时候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也是个女生,原来她也会难过。

而这一瞬间,观众的笑从此也有了负担。

这层窗户纸正如沈腾玩游戏摔个狗吃屎,但也得自己爬起来,不能喊疼,不能委屈。

不然就等于对观众进行了“道德审判”——观众会想我这时候笑是不是罪恶的。

图片

没办法完全作为喜剧人献身,并不是谢娜的问题。问题是她身为一个非典型主持人,得到的也不是典型的大众期待。

当谢娜努力着证明自己能够做“正常”女星,却又还是露怯,人们反而不知道怎么看待她了。

过去恣意妄为反而被衬托得成了黑历史,刻在了她身上。

喜剧性曾是她的天赋,却渐渐成了她的困境——

图片

无论真实的谢娜是怎样,只要沾上这种过高的姿态,她的口碑就会遇到危机。

因为对应她的“谐星”标签,她不被允许显示优越,更不能给自己装点光环。

很残酷,却也无奈。

图片

她的很多“黑料”也暗合这一规律:

每当她从自嘲转为嘲笑别人,把自己放在了上位者的位置,往往就是她最受非难的时刻。

一如前段时间,谢娜和张杰走在机场,其助理打掉代拍手机,态度恶劣,谢娜在旁没有阻止助理,只说:“别拍了别拍了,这里是公共场合。”

图片

诚然,此事与二人没直接关系,可助理的确有些反应过度,还有仗势欺人之嫌,连累两位老板也理所当然了。

因为在这个情景里,她是“上位者”。

《快本》上,她提到有次去吴昕家浴室,发现一盆抹布,就问她为什么不洗,吴昕回答说那是她的内衣。

吴昕当时脸上非常尴尬,毕竟女孩子一般都很在意别人曝她邋遢糗事。

图片

图片

还有一次,海涛刚说完最受不了别人碰他鞋子,谢娜一脚踩上去。

图片

更招骂的,还有小岳岳那件事。岳云鹏当时讲到女儿教育时禁不住落泪,当时台上比较温情伤感,谢娜显得不合时宜地指出:“你哭了”,然后哈哈大笑。

图片

讨厌谢娜的人,从这些事里看到的是此人的n多缺陷——

没礼貌、没素质、没同理心、踩吴昕。

(知乎上还有个“谢娜为什么这么招人讨厌”的帖子,两万条回答不重样,但基本总结起来大概就这几点)

之于“主持人”,这些肯定是大忌。

若再要她拼其他主持人业务,则简直匪夷所思了。

这就是谢娜的尴尬——她算是靠“野路子”走红的,而现在这种路数已无用武之地,她也没办法超越自己太远,也就这样被卡在了中间。

其实谢娜舞台上的言行,并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素质或人品。

当一个人被强烈的表演欲支配,她会“无所不用其极”逗哄观众,乃至从丑化自己走到丑化别人。

只不过她缺乏分寸感,时常拿捏不好那个度。

于是这些年总在重复这些步骤:闯祸、被骂、同情。

但这又造就了一种太低于观众的姿态——

在争议和被骂中,让观众可怜、同情。

《她她她》舞台结束后,小美和龚琳娜都在拉票,她站在原地不动,说不好意思拉票,也一直在哭。

图片

图片

最近网友对她在《浪姐》的讨厌达到高点时,同时出现了惹人同情的新闻。

录制《你好星期六》,谢娜习惯性走向之前《快本》化妆间,被工作人员提醒后,折返往嘉宾化妆间走。

曾以一己之力挽救《快本》收视率,如今遭此变故,的确引人唏嘘。

她在失去喜剧人正经该承受的痛苦时,又走偏门,给了自己别的痛苦,使别人在同情中可怜她。

图片

这种忽而过低忽而过高的形象经营方式,注定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,进而对她产生更多消极评价。

如今娱乐圈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,无论主持界还是综艺界都不再需要原有的谢娜,这是她的不幸。

而略显安慰的是,还有那么一批曾被她影响过的观众,认为自己还需要她。

有这样的国民度在,谢娜至少短期内还不用愁在这个圈子的生计。只是,她要怎么摆脱这不上不下的窘境呢?

我没有答案,相信她也没有答案。

进圈就是靠“破门而入”的她,注定走不了寻常路。
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——

要真正往上爬,靠的并非单纯换个姿态,更要让自己的质素真的配得上那个高度。

有真本事的人,再给其一个机会就能翻红。

但纯粹借时代风口上位的人,却未必能再从浪潮里挣扎出什么水花。

谢娜还能不能自我迭代?

这才是她寻求职业第二春的关键。

很多从小看谢娜节目长大的90后,表达如今对她无感时都会说:

“我已经长大了,谢娜还没长大。”

与其说谢娜不改变、长不大,不如说对于本就走偏门,把出其不意当饭碗的人,你本就不能限制、期待她怎样。

何炅在谢娜参加《浪姐》前只提醒她一句话:别太上头。

但又觉得多余,他知道谢娜没有中间状态,要么不做,要么上头做到极致。也知道当她决定的那一刻,已经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。

图片

图片

喜欢谢娜的老观众们,或许只能如何炅一般——

知道她会闯祸,但没办法,只能陪伴。

可这种情怀资本还能耗多久?

谢娜的困境是进退两难,她再没有后路走,只能闷头再闯一次。

这或许是一种不再消耗大众情怀的勇气和诚意。

却也可能是一种无备之战的负隅顽抗。

观众当然厌恶一个空壳子占据了最亮的灯光,可观众也永远愿意给尽力一搏的人留出舞台一隅。

卖惨救不了谢娜,不如,再卖力一些吧。